“国画四君子”是指中国画中的梅、兰、竹、菊。中国古代绘画,特别是花鸟画中,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材的,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、正直的气节、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,因此,素有“君子”之称。
菊
陶渊明有诗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菊花是名士隐士的最爱,但入画稍晚,大略始于五代。比起梅兰竹来说,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。
据《宣和画谱》所记载,宋代黄签、赵昌、徐熙、滕昌祐、黄居寀等名家都画有寒菊图。到了元代及明清,在菊花的画法上发展了水墨写意,丰富了技法的表现。如元代苏明远、柯九思,明代的沈周、唐寅、陈淳,都是水墨写意的画菊名家。清代画菊者更是名家辈出,明末清初邹显吉善画菊,清人陆廷炯与周颢齐名,有“陆菊周竹”之称。吴昌硕也是画菊的大家。
菊花是清新高雅,寓意优美,色泽动人,是古往今来人们尤为喜欢的一种花卉。在我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,菊花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,被视为是高风亮节、清雅洁身的象征。
菊花的象征正直。菊花多为纯黄色,我们祖先认为黄色时中华民族最高贵的颜色,并称黄色为中色,也叫正色,所以菊花可以象征做人正直。深秋季节,百卉凋零,唯有菊花霜中争艳,这也是菊花被称为傲骨的原因。
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。屈原《离骚》“西餐秋菊之落英”。白居易《咏菊》“耐寒惟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”
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《咏菊》中写道:“待到秋开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菊花还象征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豪情和高尚情操。毛泽东《采桑子重阳》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,辽阔江天万里霜。”
菊花也有高洁品格的象征,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,不会像桃花一样,一片一片掉下来,落英缤纷的。故诗人说“堕地良不忍,抱枝宁自枯”。
菊花不畏严寒,在百花衰败的季节开放,代表着不屈的精神。我们要在困难面前不屈服,不低头,知难而进,学习菊花品格,提高自身修养,践行菊花精神,争做美丽学生。